您好,欢迎光临陕西国际旅行社网站!

陕西国际旅行社陕西国际旅行社

陕西旅游集散中心

陕西站

切换省市

首页> 旅游问答 > 陕西汉中\环境优美让人长寿的佳地

陕西汉中\环境优美让人长寿的佳地

发表于:2013-09-16 07:57 字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指南 > 游 > 中国旅游最佳地--陕西汉中\环境优美让人长寿的佳地-西安周末旅游好去处?

中国旅游最佳地--陕西汉中\环境优美让人长寿的佳地-西安周末旅游好去处?

文化遗迹
市内文物古迹众多,现有1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以“两汉三国”为主题的著名文化遗产,知名的景点有:褒斜道石门、拜将台、武侯祠、张良庙等。
武侯墓
武侯墓位于勉县城南4公里的定军山下,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葬地,墓区山环水抱古木参天,四季如春风景宜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南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诸葛亮生前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官至丞相,武乡侯,死后谥“忠武侯”,千百年来,我们称其墓地为“武侯墓”。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曹魏时,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廷遵其遗命,归葬于定军山下。
武侯墓周围有定军山,少祖山下沿的九条小山岗环抱,九条山岗由青沟、罔子沟、井沟、斩地沟、田家沟、牛角沟、瓦洞沟、龙嘴沟八条小溪分割而成。墓前上岗三层,自定军山向西叠浪而来,约三里许至此成眠弓形,古称“三台书案”。从少祖山下六岗向东势若游龙,倏起忽落五六里,至墓后形成新月者半里许,传为墓之正脉。新月之下,眠弓之内,豁然开张平地三百余亩,左右前后九支环抱,又如佛手,其天造地设实为人工所不能者。
近墓四山,名曰“前书案梁、后笔峰山,左土地岭、右武山岗”,将武侯灵冢紧密围护。四山翠柏苍松、攒蔚川阜、遮天蔽日,难觅神冢。当你转过书案梁,前面豁然开朗,别有一番风光,盆地当中,高冢巍然,古建成群,古树森森,修竹异木,花香鸟语,一条小溪从墓前蜿蜒而过,淙淙流水,更为墓区增添几分神秘色彩和新的情趣。武侯墓区,占地360亩,有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千年以上古柏40余株,其中170余年的22株,汉株2株。古柏汉桂相辉映,四季鲜花互争研,真乃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大殿正中神台上,端坐诸葛亮塑像,羽扇纶巾、宝像庄严,栩栩如生。印、剑二僮侍立两旁,其下关兴、张苞身披铠甲,手握令箭、神鞭,威武雄猛,护持左右,使人肃然起敬。
东西厢房和南院道观,是“一代智星诸葛亮”大型雕塑展览,共分30组,再次生动展现了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壮举。史料翔实、规模宏大,由圆雕到浮雕直至壁画,总看为一整体,分看各有各的场景,人物逼真,场面恢宏,隐隐给人有金戈铁马、震天杀声之感。
殿后大冢巍然,状若覆斗,即为亮墓,冢高6米,周60米,四周以汉白玉石护栏围护,石栏上浮雕35幅“诸葛亮生平”故事图案。冢前有四角揽顶式亭子一座,名曰前坟亭。亭角高翘,围以木栏,亭内高悬“双桂流芳”匾额一块,亭中坚立墓碑两通,一为明万历甲午(公元1549年)陕西按察使金陵赵建所立的“汉丞相诸葛亮武侯之墓”的墓碑,一为清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果亲王立的“汉诸葛亮武侯之墓”碑。墓东西向,头西脚东,取“永怀西蜀、兴复汉室”之意。
拜殿前汉柏上缠绕着一蔓生植物,名“凌霄花”俗名“爬柏凌霄树”。共叶似香椿而色翠,花似牵牛而色赤,每年自夏至开花到立秋止,花期长达百日之久。每花季节,朝开暮落,遍地红英。远而望之,只见苍苍翠柏之中,点缀着朵朵红花,红绿相映,娇艳之极,给人以千年古柏开红花之感,煞是好看。凑霄花,象征诸葛亮兴复汉室,鞠躬尽瘁,为国为民的高风亮节。
墓园内现遗留各时代碑石余通,匾额34块,对联29幅,三国故事壁画100余幅,碑石匾联内容,多为赞颂诸葛武侯之词。各时代的钟鼎炉磬10余件。并有武侯遗文本刻条幅48块。遗存文物,既是历史的见证,又增添了游览内容。
当你站在定军山上,俯瞰诸葛武侯墓园,只见那九条山岗犹如翻滚的巨龙,从四面八方汇聚于墓地,拱卫者翠柏苍松之中的武侯息眠之所,故有“九龙捧圣”之称。凡来武侯墓拜谒观瞻者,无有慨然兴叹!“无怪当年武侯亲点此穴”,真乃“诸葛佳城,洞天福地”也。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总编号为第57号,现分别叙述于下:
一、褒斜道
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平原的汉中盆地的山谷,其南口曰褒,在今汉口区北25公里;北口曰斜,在眉县西南15公里,长凡235公里。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汉武帝大加修凿褒斜道250公里,从而出现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盛况。
二、石门
石门是用人工开凿的一个隧道洞,在褒斜道南口,洞长16.3米,宽4.2米,高3.45米。1970年修建石门水库时,淹在水库中。
石门的开凿年代,据《石门颂》记载是在东汉,开凿于公元1世纪,故近代外国某专家说:“世界上最早用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出在中国的陕西褒城”。指的就是这个石门。
石门自秦汉以来,时通时塞,历次修复,多留有摩崖石刻。
三、石门摩崖石刻
石门洞内东西两壁和洞外南北数里的险坡、断崖以及褒河水中、沙滩大石上,多有由汉及宋的摩崖石刻,有的是历代开通、修复褒斜道、石门和山河堰工程情况的记载,有的是参观、游览的留念题记,清代有人统计,约40余种。而其中的“汉魏十三品”,唐宋时期即负盛名,誉满全国。
所谓“石门汉魏十三品”者,是以石门洞内东西两壁,东汉刻的《石门颂》与北魏刻的《石门铭》为代表而言。其中,《石门颂》早已名驰全国,是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和书法艺术史的瑰宝。特别是它的书法,是“汉隶”的杰作。
石门石刻,因国家要建修石门水库,于1970年凿迁至汉中城内古汉台,粘接复原,专建一室,名为“石门汉魏十三品陈列馆”。中外游客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数千年的历史跨度,汉中演绎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将此作为前线总指挥部驻扎了八年,而只回根据地成都两次;曹操南征汉中,久攻不下,演绎了『鸡肋』的故事;张鲁在此称王,创建五斗米教,成为中国道教形成的源流之一;为连通长安,蜀道上有中国第一个人工开凿的隧道;1905年,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定军山》在汉中拍摄;1936年出版的中国最早的百科式辞书《辞海》,封面『辞海』两字取于汉中汉代摩崖石刻,更有「石门书法、日本之师」之说……」
「绿」——人与自然的和谐
田杰说:汉中的特色不仅仅在于汉文化,之所以能成就刘邦的汉室大业,则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生态的多样性。

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间为盆地。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著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
「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田杰认为,「『南水北调』不仅有利于调入水的地区,也有利于调出水的地区。」
「为保证调往京、津、冀地区的水质,我们必须对汉江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防止污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这实际上就提升了汉中的文明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现代化水平,让汉中古城更具品味!」
古汉台
古汉台位于汉中市中心,楚汉相争时期筑建,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三级台地构成,台高8米。公元前206年,农民战争一场风暴推翻了秦王朝后,项羽自恃功高,撕毁各路义军与楚怀王所定“先攻下咸阳者王之”的协定,将先拿下咸阳的刘邦封为汉王。刘邦忍辱屈就,率大军由子午道进驻汉中,夯土建成秦模式的高台宫廷———即今天的古汉台,并用张良计火烧由关中进入汉中的所有栈道,以示他已很满足当汉王了,不会再北上与项羽争天下,来麻痹项羽,打消项羽对他的戒备心理。刘邦以汉台为宫廷,以汉中为根基,在汉中习兵练武,广纳贤才,破格提拔“胯下之徒”韩信为汉大将军,并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打项羽个无备,出奇制胜拿下三秦。
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宋代的张少愚有“留此一抔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其中的“一抔土”,就是指残存的高台。清代的陈毓彩有诗云“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当日宫廷湮没迹,此时郡国有仁人。”
自汉而降,汉台便成为汉中府署官员祭奠和游乐的场所,代有修葺。现耸立于台北端的望江楼,始建于南宋。宋代的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府署东北隅有“天汉楼”,即望江楼的初称。物换景移,几经兴衰,如今的望江楼,更给人一中庄严隆重之感,它以其别致的造型,巍巍的风姿,早已成为汉中古城的标志性古建筑。登楼远眺,四面云山,如展画卷;俯视城区,楼台林立;环顾庭院,古树修篁,花木掩映。登此楼,使人心旷神怡,追往抚今,感慨万千。
望江楼正南,昔建有桂荫堂,现有古汉桂数株,每逢中秋佳节,香飘四溢,成为汉中城内寻香访桂之处。再南有明代修建的镜吾池、洗心亭。楼东侧的石马,风格古朴,是人们评论三国蜀将魏延千秋的幸存之物。亭阁内造型精美的铜钟,是明代汉中瑞王府的遗物。凝视铜钟,耳边似乎回荡着护国禅林里悠扬的晨钟暮鼓,素有汉中八景之一的“月台苍玉”,是楚汉时期的古物,也是汉台现存的最早的石雕作品,或谓“刘邦上马石”、“试剑石”,或谓“石鼓”、“宫廷柱础”。
古汉台如今是汉中市博物馆所在地,台内古树繁茂、修竹参差、亭榭遥相,杂以碧池内繁盛的荷叶,竟有江南水乡之感。博物馆的精华所在是“汉魏石门十三品”陈列室。它们属于国内外久负盛名的汉魏摩崖刻石,被喻为“国之瑰宝”、“书法宝库”。这批摩崖刻石的文字内容对研究我国交通、水利、科技、书法艺术的发展,尤其是研究汉隶演变,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弥补了史书的缺漏,校正了史书的讹传,堪称是一部重要的石刻文献,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东汉镌刻的《襵君开通褒斜道》与《石门颂》摩崖为一级中的甲品,更体现了《石门十三品》的价值。
自然环境
汉中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方。这片被巍峨秦岭和苍莽巴山环绕的盆地,被长江两大支流汉江与嘉陵江滋养的秀土,虽然位于中国西部,但却拥有与江南同样的秀色,是一处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风水宝地。游历汉中,扑面而来的是满目苍翠。佛坪自然保护区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是西北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也是我国首个野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长青自然保护区有“生物资源库”之美誉,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以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国内外科学界广泛关注;黎坪国家森林公园奇峰怪石林立,泉溪池瀑竞秀,被称为西北的“九寨沟”;紫柏山山岳巍峨,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风景如画,雾霭蒸腾,其高山草甸、紫柏天坑,世稀罕见;午子山山势险峻,壑幽林密,素有陕南“上华山”之称,其山中2500余亩世界珍稀白皮松蔚为壮观;褒谷口石门景区高峡平湖,仪态万千,仿建的石门栈道依山傍水,凌空飞架,再现了秦汉栈道的宏伟风貌和形制特色;红寺湖烟波飘渺,山水交融,恬静神秘,是“一幅天然的国画长卷”;南湖天灵地秀,林茂竹修,曲径通幽,是一处集锦式的水上园林;西北最大的柑枯生产基地,城固十万亩枯园,金秋时节桔红橙黄,游园采桔,其乐融融;全国第二大樱桃基地,西乡
汉中志
汉中郡,本附庸国,属蜀。周赧王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西县れ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在《诗》曰:“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其应上昭于天。又曰:“惟天有汉”。其分野与巴、蜀同占。其地东接南郡,南接广汉,西接陇巴、阴平,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
六国时,楚强盛,略有其地,后为秦,恒成争地。汉高帝既克秦,获子婴,项羽封高帝为汉王。王巴蜀三十一县。帝不悦。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则伸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愿大王王汉中,抚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帝从之,都南郑。及项籍弑义帝,高帝东伐,萧何常居守汉中,足食足兵。既定三秦,萧何镇关中,资其众,卒平天下。以田叔为汉中守。属县十二,去洛一千九十一里。叔既馈以军饷,又致名材立宫室,帝嘉之。后为鲁相。然以帝业所兴,不封藩王。
自叔之后,世修文教,有ㄈ傥之士,异人并挺。邓公抗言于孝景之朝,以明忠枉之情。张骞特以蒙险远,为孝武帝开缘边之地,宾沙越之国,致大宛之马,入南海之象,而车渠、玛瑙、珊瑚、琳碧、宝、明珠、玳瑁、虎魄、水晶、琉璃、火浣之布、蒲桃之酒、筇竹、酱,殊方奇玩,盈于市朝,振扬威灵,被于幽裔。遂登九列,杖节绣衣,剖符博望。谷口子真秉箕颍之操,湛然岳立,不营不求,德声迈流。杨王孙应至人之概。
自建武以后,群儒修业,开按图纬,汉之宰相当出坤乡。于是司徒李公屡登七政,太尉子坚弈世论道。其璋瑚琏之器则陈伯台、李季子、陈申伯之徒,文秀玮晔。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于西州为盛,盖济济焉。
莽时,公孙述据蜀,跨有汉中,当秦、陇之径,每罹于其害。
安帝永初二年,阴平、武都羌反,入汉中,杀太守董炳,没略吏民。四年,羌复来。太守郑廑出屯褒中,欲与羌战。主簿段崇陈谏,以为但可坚守,来虏乘胜,其锋不可当。廑不从,战,败绩。崇与门下史王宗、原展及崇子勃、兄子伯生力战捍廑,并命。功曹程信素居守,驰来赴难,冒寇殡殓廑。虏遂大盛。天子乃拜巴郡陈禅为汉中太守。虏素惮禅,更来盘结。禅知攻守未可卒下,而年荒民困,乃矫诏赦之,大小咸服。既诛其乱首,天子善之,徙禅左冯翊太守。程信怨耻,乃结故吏冠盖子弟严孳、李容、姜济、陈巴、曹廉、勾矩、刘旌等二十五人,誓志报羌,各募壮士,预结同死以待寇。太守邓成命信为五官,孳等门下官属。元初二年,羌复来,巴郡板救之。信等将其士卒力奋讨,大破之。信被八创,二十五人战死。自是后羌不敢南向。五年,天子下诏褒叹信、崇等,赐其家谷各千斛,宗、展、孳等家谷各五百斛,列画东观。每新太守到,必先存问其家。以羌畏服陈禅,拜禅子澄汉中太守。
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鲁字公祺,以鬼道见信于益州牧刘焉。鲁母有少容,往来焉家。初平中,以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谷道。鲁既至,行宽惠,以鬼道教。立义舍,置义米、义肉其中,行者取之,量腹而已,不得过。过多云鬼病之。其市肆贾平亦然。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学道未信者谓之“鬼卒”,后乃为“祭酒”。巴、汉夷民多便之。其供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之“米道”。
扶风苏固为汉中太守,鲁遣其党张修攻固。成固人陈调素游侠,学毙蕤,固以为门下掾。说固守捍御寇之术,固不能用,逾墙走,投南郑赵嵩,嵩将俱逃。贼盛,固遣嵩求隐避处。嵩未还,固又令铃下侦贼。贼得钤下,遂得杀固。嵩痛愤,杖剑直入。调亦聚其宾客百余人攻修,战死。鲁遂有汉中。数害汉使,焉上书言“米贼断道”。
至刘焉子璋为牧时,鲁益骄恣,璋怒。建安五年,杀鲁母、弟。鲁说巴夷杜、朴胡、袁约等叛为雠敌。鲁时使使汉朝,亦慢骄。帝室以乱,不能征,就拜镇民中郎将,汉宁太守。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璋数遣庞羲、李思等讨之,不能克。而巴夷日叛,乃以羲为巴西太守;又遣杨怀、高沛守关头。请刘先主讨鲁。先主更袭取璋。
二十年,魏武帝西征鲁,鲁走巴中。先主将迎之,而鲁功曹巴西阎圃说鲁北降归魏武:“赞以大事,宜附;不然,西结刘备以归之。”鲁勃然曰:“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遂委质魏武。武帝拜鲁镇南将军,封襄平侯,又封其五子皆列侯。
时先主东下公安,巴汉稽服。魏武以巴夷王杜、朴胡、袁约为三巴太守;留征西将军夏侯渊及张、益州刺史赵等守汉中,迁其民于关陇。
二十四年春,先主进军攻汉中,至定军。渊、、来战,大为先主所破,将军黄忠斩渊、首。魏武帝复西征先主。先主曰:“孟德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先主遂为汉中王。将还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中,众皆以必张飞,张飞心亦自许。先主乃以牙门义阳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汉中,卿居之若何?”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若偏将十万而来,请为大王吞之。”众壮其言。
初,魏武之留渊、也,以鸡肋示外,外人莫察,惟主簿杨修知之,故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也。”
是后处蜀、魏界,固险重守,自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皆镇汉中。
蜀平,梁州治沔阳。太康中,晋武帝孙汉王迪受封,更曰汉国。郡但六县。
南郑县郡治。周贞王十八年秦厉公城之。有池水,从旱山来入沔。大姓李、郑、赵氏。
沔阳县州治。有铁官。又有度水,水有二源,一曰清检,二曰浊检。有鱼穴,清水出奥,浊水出鲋,常以二月、八月取。蜀丞相诸葛亮葬定军山。
褒中县孝昭帝元凤六年置,本都尉治也。山名扶木。有唐公房祠也。
成固县蜀时以沔阳为汉城,成固为乐城。
蒲池县
西乡县
魏兴郡,本汉中西城县。哀、平之世,县民锡光字长冲为交州刺史,徙交太守。王莽篡位,据郡不附。莽方有事海内,未以为意。寻值所在兵起,遂自守。更始即祚,正其本官。世祖嘉其忠节,征拜为大将军、朝侯祭酒,封盐水侯。后汉中数寇乱,县土独存。汉季世别为郡。
建安二十四年,刘先主命宜都太守孟达从姊归北伐房陵、上庸;又遣副军中郎将刘封乘沔水会达上庸。以申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达、耽降魏。黄初二年,文帝转仪为魏兴太守,封郧乡侯。蜀平,遂治西城。属县六,户万,去洛一千七百里。土地险隘,其人半楚,风俗略与荆州沔中郡同。
西城县郡治。元康元年封越骑校尉蜀郡何攀为公国也。
喂蓉
安康县
兴晋县晋置。
郧乡县本名长利县,县有郧乡。
洵阳县洵水所出。
交通介绍
航空:汉中西关机场距市中心只有1公里,每周有航班到西安。附:汉中机场民航班期表
铁路:从汉中有到安康、北京西、武汉汉口、南阳等地的列车,另外,从安康至阳平关及成都至上海的列车也都经过汉中。附:汉中站始发列车时刻表
公路:每天有100多个汽车班次发往市内外各地,各主要景点都与市内的主干公路相连,交通方便。
车牌:陕f
汉中-------cctv2006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

颁奖词:他们位于中国版图的地理中心,历经秦汉唐宋三筑两迁,却从来都是卧虎藏龙;那里的每块砖石都记录着历史的沧海桑田,每一个细节都证明着民族的成竹在胸。
汉中1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02.武侯墓。
03. 龙岗寺遗址。
04. 张骞墓祠。
05. 五门堰。
06. 蔡伦墓祠。
07. 开明寺塔。
08. 李家村遗址。
09. 张良庙。
10. 灵崖寺。
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
一、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1983年建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濒危珍禽及其生境。
二、地理位置:
朱鹮自然保护区位于汉中洋县的姚家沟、金家河、三岔河等地。
三、自然环境:
保护区为山地向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带,坡缓谷宽,沟底溪水纵横,河谷两岸有成片的水田。气候年均温14.5℃,最冷月均温为2.1℃,极端低温零下9.7℃;年降水量为800毫米,7—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无霜期240天。
四、植物资源:
保护区大部分为森林覆盖。顶级植被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目前多为次生灌丛。只有小山沟或山梁,有块状栎林或乔木林。主要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毛栗、水青冈、杨、柳、山核桃、青皮槭、水曲柳等。灌木有松花竹、野刺梅、野花椒等;藤本有猕猴桃、南蛇藤等。
五、动物资源:
在全世界的鸟类中,是最为珍稀濒危的种类之一。在1960年召开的第12届国际鸟类保护会议上被定为“国际保护鸟”。1981年5月在我国陕西秦岭南坡洋县发现,当时仅有7只。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林业部与日本政府环境厅订立了《中日共同保护研究及其栖息地》合作项目。据1984年统计,世界上只有20只,除日本笼养3只和北京动物园笼养的几只外,其余都生活在秦岭南麓的洋县,命名为“秦岭一号朱鹤群体”。这是我国自1964年以来复查到的第一个野生群体。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的工作。根据1999年的数量统计,目前野生的总数以达200只左右。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多年,作为一个物种,从兴盛到衰亡,只经历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最北为西伯利亚北部(北纬50°30′),最南为台湾东部(北纬20°30′)。20世纪70年代,西伯利亚和朝鲜半岛已无野生报导。朱鹮被视为吉祥之鸟。它的体长80公分,体重约1800克。通体白色,两翅与腹部及尾渲染着美丽的朱红色泽。嘴长约17厘米,尖端微向下弯曲,脸裸呈红色,枕部有数十根柳叶状的羽毛延伸,形成羽冠,腿与爪亦为朱红色,喜欢栖于浅涧和稻田中觅食水生昆虫,多结伴成群翱翔。
衰亡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森林采伐,湿地环境的破坏,使其栖息地缩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的食物减少;人为猎捕;蛇、青鼬、猛禽等天敌的威胁。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鹳形目科属。别名“朱鹭”。
全身羽毛大部分为白色,翅为粉红色,头部为橙红色,喙黑色细长且弯曲,其尖端和基部为朱红色。后颈枕部有若干羽毛延伸成矛状,形成羽冠。它体态优美,羽色艳丽,是一种美丽动人的鸟。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29240公顷,植被覆盖率90%以上。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太白红杉、秦岭冷杉、独叶草等22种国家重点保护珍惜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虎豹、金雕等珍惜国家保护动物。保护区内山清水秀、林海茫茫,奇峰怪石林立,流泉飞瀑随处可见。佛坪保护区物种资源和生物资源极为丰富,野生大熊猫密度居全国之首,在保护区内还曾发现棕白色的大熊猫。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
汉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是陕西汉中市城市中心区。全区辖7镇2乡8个街道办事处,面积5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5万亩;人口51.0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4万。 汉台区辖8个街道、7个镇、2个乡:北关街道、东大街街道、汉中路街道、中山街街道、东关街道、鑫源街道、舒家营街道、七里街道、铺镇镇、武乡镇、河东店镇、龙江镇、宗营镇、老君镇、汉王镇、望江乡、徐家坡乡。       
2003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72亿元,比上年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1亿元,增长5.2%。财政总收入达到2.7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3亿元,同口径分别增长11.3%和10.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53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0元,分别增长7.3%和6.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汉台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历史文化遗存丰厚、自然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在这块史称“天汉”的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汉台、拜将坛等14处古迹被分别列为省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汉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动植物生长环境得天独厚,被专家论证为水稻“最佳生长区”、有“天然植物基因库”和“天然药库”之称,也是重要的畜禽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汉台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收、农村稳定”两大目标,以“建基地、引精品、抓销售、增效益”为指针,以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重点,积极实施四大主导产业(粮油、畜牧、蔬菜、蚕桑)带动战略,同时对全区27万亩耕地进行了合理布局,划分了四个作物带,大力推广农业农村高新实用技术,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营销业,确保了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5亿元,其中四大主导产业总产值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92%,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全区压粮扩经,压劣扩优成效显著。粮食产量大幅下降,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全区发展烤烟1万亩,桑园2万亩,蔬菜6.4万亩,杂果2.1万亩,家畜存栏21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分别达1.24万吨、5050吨、3200吨。
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已形成渠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田成方的新格局。
汉台区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大力实施结构调整战略,充分发挥地处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稳定发展一产,扩大发展二产,加快发展三产,以此壮大地方财源,增加财政税收。目前, 全区三次产业结构已经调整到10:50:40,财政总收入达到2607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7618万元,五年年均递增6.6%和8.6%。
工业是汉台区支柱产业。汉台区着力构建以汉江建材为龙头的建材产业群,以汉江纺织为龙头的纺织产业群,以百特纸业为龙头的造纸和包装装潢产业群,以青啤汉中分公司为龙头的食品饮料产业群,以伟志服装为龙头的服装产业群和以理想化工为龙头的化工产业群,形成龙头带动下的群体型区域工业格局。在抓好“龙头”的同时,我区大力发展民营工业、乡镇工业和街道工业,优先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2003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1.43亿元,五年年均递增7%。同时,加快发展建筑业,去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8.7元,五年年均递增13.5%。2002年,在全区财政总收入中,二产占36.9%;在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中,二产占29.9%,达9621万元。其中工业达6609万元,建筑业达2558万元。
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和新兴产业是汉台区主导产业。我区积极发展批发零售贸易业和房地产业。先后建成北城货运市场、盛隆家俱城、过街楼蔬菜批发市场、新时代建材批发市场、陕南电子城等各类市场50多个,在为一产、二产提供产品终端服务、拉动相关产业的同时,对财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我区依托城市资源,以科技、房地产、文化娱乐、信息咨询、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提升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目前,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45%,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达32710户和659户,从业人员达到84972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6.4%。
立足“汉、水、绿”三大特色,加快了天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褒河省级森林公园、拜将坛等景点建设,开发了凤家沟田园风光旅游区、太阳岛旅游区等一批旅游新产品,使旅游产业对全区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三产业提供的财政税收已占汉台财政总收入的58.1%,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62.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达5248万元,房地产业达2174万元,在三产提供的财政税收中,分别占34.66%和14.36%。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
南郑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06°30ˊ-- 107°22ˊ,北纬 32°24ˊ-- 33°7ˊ之间。县域南部与四川省通江县、旺仓县接壤,边界长度分别为48.7公里、94.2公里、15.8公里;西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边界长度分别为37公里、83公里;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边界长度分别为79.3公里和39公里;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想望,边界长度为40公里,县界总长度围437公里。县境东西最长直线距离83公里,南北79公里,全县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城关镇周家坪村,位于县境北部,东北距汉中城12公里,距陕西省省会西安390公里(经佛坪、周至县)。有跨省公路汉中~南江路穿城而过;距汉中火车站13公里,距汉中飞机场10公里。
行政区划
南郑县辖18个镇、12个乡:城关镇、圣水镇、大河坎镇、协税镇、梁山镇、阳春镇、高台镇、新集镇、濂水镇、黄官镇、青树镇、红庙镇、牟家坝镇、法镇镇、湘水镇、小南海镇、碑坝镇、元坝镇、胡家营乡、歇马乡、郭滩乡、忍水乡、两河乡、塘口乡、喜神乡、高家岭乡、西河乡、福成乡、白玉乡、魏家桥乡。
[建制沿革]
南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考古工作者在县境北部的梁山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证实,南郑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即有古人类生息繁衍;原始公社时期,已有较发达的农牧业、手工业。南郑是汉水流域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各个时期的承载、延续踪迹都可以在这找到。
南郑在周代即为汉水上中游地区重镇,战国时期置县。为陕西置县最早的县之一。自公元前451年秦筑南郑城后,厉为汉中郡.道.府附郭首县。
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曾以南郑为都城;汉末张鲁在此建立正教(五斗米道)合一的政权将近30年;
三国时蜀汉与曹魏在南郑地区进行过激烈较量;
晋武帝泰始年间,南郑为梁州及汉中郡治所。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南郑县改为光义县,治所不变;隋开皇初年复称南郑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汉川郡置梁州,南郑为州治所;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南郑为山南道梁州属县;
宋代,南郑为府辖县及路、府治所;
元朝(1271~1368年)设陕西行中书省,南郑为兴元路路治,南郑县正式划归陕西;
明朝时期南郑为汉中府治,其间明末农民起义军在南郑地区留下众多可歌可泣的斗争史话;
清朝时期南郑属陕西布政司汉中府辖县。
民国17年(1928年),撤销汉中道,南郑县直属省辖。20世纪30年代初,南郑县是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之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12月6日,南郑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随即将南郑分置为南郑县与南郑市。南郑县迁治与汉中城东的十八里铺,除汉中城及郊区归南郑市外,其余集镇和乡村仍由南郑县辖领。
1954年底,将四川省通江县的碑坝区划归南郑县。1958年底撤销南郑县,辖区并入汉中市。1961年9月县市分设,划汉江以南原南郑县辖的冷水、汉山、红庙、南海、碑坝五区及原褒城县辖的高台、新集、黄官三区和原黎坪中心区的部分区域为南郑新政区。
今南郑县实为两省四县(区)边缘地区组成的老名新县,属陕西省汉中市(地级)辖县。1996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区并乡,将原来县辖的9区、10镇、58乡合并为19镇、19乡;2001年11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乡镇,全县辖18镇、12乡。乡镇以下行政村501个,村以下村民组3805个。2002年4月,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14个。
[地形地貌]
南郑在陕西的地貌分区中,属陕南山地的组成部分。境内横 东西的米仓山构成地貌骨架,汉江环绕东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县域由北向南依次为平原区(属汉中平原一部分)、低山丘陵区(属大巴山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中山区(属米仓-大巴山构造剥蚀中山的一部分)。三种主要地貌的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11.8%、22.5% 、65.7%。全县最低处是圣水镇东部的汉江河滩,海拔484米;最高点在南部碑坝镇与四川省交界的铁船山,海拔2468米;相对高度差1984米。
[河流水文]
本县主要河流有9条,除汉江过境外,以米仓山主脊为界,北坡有濂水河、冷水河、漾水河汇入汉江;南坡有西流河、碑坝河、后河、长潭河、焦家河汇入四川省嘉陵江。河流总长度365.4公里。有1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积的支流65条,总长886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6公里。河流年径流深835.14毫米,径流总量多年平均为2352亿立方米,年内分布以7---10月最高,占全年的53.7%;5、6月径流量仅占全年的16%,造成部分区域夏季水稻插秧时用水困难。
[气象要素评述]
气温2002年是最高年,冬无严寒,夏季酷热,冬、夏、秋气温持续偏高,前年平均气温15.1 ,较常年偏高0.9 ,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年。
[矿产资源]
全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储量较大,品味较高。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24种,矿产地139处。已经过不同程度的勘查,有探明基础储量及资源量的矿产10种,矿产地24处,矿产资源中,金属类8种:铁、钛、钒、铜、铅、锌、镍、钴;非金属类16种:白云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玄武岩、长石、黄铁矿、磷、石灰石、高岭土、砖瓦粘土、大理石、花岗岩、水晶、重晶石、煤、矿泉水等。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碑坝地区,非金属矿分布在浅山丘陵地区。矿藏中,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石、白云岩、高岭土等,在汉中占有重要位置,尤以分布在上、下梁山的石灰石储量大,达12613万吨,且品位高,易开采。硅矿储量约1000万吨。铁矿882万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按1990年不变价)估算约754亿元。目前除已经或初步开采的14种矿产外,其余尚待开发利用。
[生物资源]
南郑地处南北过渡地段,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衍。人工栽培植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红薯、油菜、烟叶、花生等。蔬菜主要有萝卜、白菜、番茄、黄瓜、苦瓜、茄子、山药、瓜类等34种。此外,水生经济作物如莲藕、遍布河塘。野生植物以乔灌木、中药材、花、草为主。已知乔灌木57科、164种,主要有油松、巴山松、马尾松、漆类,杉、柏、椿、竹等;还有油桐、油茶、茶叶、柑、桔、棕榈、南竹等亚热带树种;药用树种主要有杜仲、厚朴、樟类;珍惜树种主要有冷杉、银杏、粗榧、鹅掌揪等约14科、18种。中草药用植物品种多、品质好、数量多,计有661中,已开发169种。大宗药材主要有杜仲、天麻、黄姜、乌药、党参、元胡、栀子、细辛、金银花等,贵重药材有麝香、熊胆、牛黄、黄连等。其中党参、天麻、何首乌、绞股蓝等分布广、出产多,为传统出口药材。全县林业用地18万余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18%,活立木总储量1188万立方米。全县草地近3.26万公顷,可利用面积3.06万公顷,已利用2.3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75%,其中300亩以上的大块草场33块。草地植物多达56科、600多种,可用作饲草者500多种。
[动物资源]
已发现兽类5目、11科、18种鸟类9目、22科、81种;两栖爬行动物雷3目、7科、14种。
[水资源]
全县河流密布,水量丰盈。水资源总量24.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3.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527立方米,比全车人均2685立方米高55%;耕地每公顷占有79707立方米,均高于陕西省及全国人均占有数。
[旅游资源]
南郑地处秦岭、巴山之间。跌宕起伏的山川地势,温暖湿润的海陆气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南秦巴山地自然风竟和湖光山色。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
城固县位于陕西省汉中盆地中部,是西汉著名的外交活动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全县幅员2265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辖18个镇、6个乡:博望镇、龙头镇、沙河营镇、文川镇、柳林镇、老庄镇、崔家山镇、桔园镇、原公镇、上元观镇、天明镇、二里镇、五堵镇、孙坪镇、双溪镇、水磨镇、小河镇、宝山镇、五郎庙乡、三合乡、董家营乡、大盘乡、盐井乡、盘龙乡。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西北地区“小江南”。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工业门类比较齐全。近年来,全县经济持续增长,城建、交通、金融、电信、科教、旅游等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优惠的招商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国内外客商展示了无限广阔的投资前景。
城固人民政府和勤劳好客的50万城固人民,竭诚欢迎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考察访问、旅游观光、合作开发、投资建设、兴办实业。
城固县人民欢迎您!
人文地理
张骞
西汉著名外交活动家,迈向中国西部探险第一人,通往西亚丝绸之路的开通者--博望侯张骞。城固是张骞的故里……>>
历史
据近代出土文物考证,远在旧石器时期,本县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期,先民村落群居,生息繁衍。周王三年(公元前312),秦败楚于丹阳,取楚汉中地,与秦汉中地置汉中郡,同时置城固县。
秦、汉辖域广袤。三国蜀汉初,析南部地置南乡县。南朝宋改成城固。北朝魏正始、延昌年间,先后析东部地置龙亭县、兴势县。唐武德二年(619)改城固为唐固。三年(620),析县西北地区与南郑县部分地置白云县。九年(626)废白云县,地入本县。贞观二年(628)复名城固。
地理位置
城固位于汉中盆地中心地带。全县总面积2265平方公里,总人口50多万,县域地形呈南北长、东西窄。依据地形特点,自然形成三部分:北部为秦岭山区,中部为汉江平川区,南部为巴山浅山区。其中,中部平川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左右,是全县经济较为发达区域。
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西北地区“小江南”。
自然资源
生物
全县有林地面积21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初步形成了柑桔、猕猴桃、茶叶、食用菌、桑蚕、烟叶、及名贵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旅游
旅游资源具有独特优势。我县是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古迹遍布,文物众多,可开发利用的旅游景点有60多处,尤以张骞纪念馆、地母发祥地五郎关、道教圣地洞阳官、天主教总舵古路坝、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南沙河、汉太慰李固墓等十大景点闻名于世。
矿产
矿产资源有潜在优势。现已探明有石灰石、大理石、硅石、花岗石等20多种非金属矿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特别是硅石贮量大、品位高。
水力
水力资源有相对优势。境内“一江五河”(汉江、胥水河、文川河、南沙河、堰沟河、牧马河)纵横交错,仅胥水河可开发利用水力资源8.86万千瓦,开发利用该河水力资源的龙头工程—一焦岩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前期工件已于去年正式启。
军工
军工资源有借助优势。境内驻有陕西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燎原公司、核工214大队、空军航测团、试飞大队、5732l部队等多家中省单位,军工企业多,技术力量雄厚,有助我发展的优势。
人口就业
全县常住人口总量
全县常住人口总量464425人,常住人口中包括了外县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流入我县的20171人,不包括户籍在我县已流出县外半年以上的56343人。另外,常住人口中含驻地的武警部队,不含驻地的解放军现役军人。全县总人口为500597人。(注2)
家庭户人口
全县共有家庭户148106户,家庭户人口454658人,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3.1人,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家庭户规模减少了0.6人。
年龄构成
城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04328人,占常住人口的22.5%,15-64岁的人口为323524人,占69.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6573人,占7.8%。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个百分点。
性别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39273人,占常住人口的51.5%,女性为225152人,占常住人口的48.5%,男女性别比为106.3:100,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性别比下降了2.3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63482人,占常住人口的99.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43人,占常住人口的0.2%。
受教育程度人口(六周岁及六周岁以上)
全县常住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9320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46308人,接受初中教育的169321人,接受小学教育的160492人。(注3)
城乡人口
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36330人,占常住人口的29.4%,乡村人口328095人,占常住人口的70.6%。
1、数据采于2000年11月1日0时。
2、全县总人口=全县常住人口+本县户籍中流入县外半年以上的人口-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流入我县的外来人口。
3、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
概况
西乡县古属梁州,东汉设城置县,曾为汉班超和张飞封地。位于汉中盆地东部,介于东径107o151—108o151与北纬32o321—33o141之间。县境东邻石泉、汉阴,南界镇巴和四川通江,北连洋县,西接城固南郑。东西长94.5公里,南北宽64.5公里,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海拔在371—2413米之间,山区丘陵面积占93.2%,平川占6.8%。全县辖25个乡镇,350个行政村,10.48万户,40.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2万人,农业劳动力17.7万个,有汉、回、苗等13个民族。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4.4oc,年平均降水量923.5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生态优异,素有“小江南”美誉。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723500。行政区划代码:610724。区号:0916。拼音:xixiang xian。
海拔在371-2413米之间,山区丘陵面积占93.2%,平川占6.8%。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降水量923.5毫米。
区划
西乡县辖15个镇、8个乡:城关镇、杨河镇、柳树镇、沙河镇、私渡镇、桑园镇、白龙塘镇、古城镇、峡口镇、堰口镇、茶镇、高川镇、两河口镇、五里坝镇、大河镇、钟家沟乡、左溪乡、罗镇乡、司上乡、马家湾乡、三花石乡、子午乡、白勉峡乡。
历史
东汉设城置县。
西乡最早的县名叫南乡县。三国时(公元221年)从当时的城固县分出,因为在城固的南边,所以叫南乡县,辖地包括现在的西乡和镇巴。公元221年(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张飞被刘备封为西乡侯。因为他的家乡涿郡西乡(今北京房山一带)在曹魏统治下,由于扬名乡里是封建社会封爵的惯例,所以刘备借地封侯,以原籍之名,寄食采地于南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晋武帝因张飞曾封西乡侯于此,故改南乡县为西乡县。
东汉:因班超平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其食采之邑就在本县境内。在泾洋河(古称洋水)畔建立了平西城(又名平阳城或定远城)。原址在今天古城一带。这是西乡最早的建城记录。南北朝:县城迁往峡口,此时县名改为“丰宁县”,县城亦称为“丰宁城”。隋:由峡口迁至蒿坪山之阳(今四季河),一直到元,西乡县城一直在此。元:由于南宋末年遭蒙古铁蹄的蹂躏,城池被毁,县城由四季河迁到牧马河畔现在县城的所在地。
从三国一直到清前期,西乡和镇巴一直都是一个县,即西乡县。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为了镇压白莲教起义,析县东南二十四地为定远厅(相当于副县级)。民国元年(1912年)镇巴正式脱离西乡,成为镇巴县。
2000年,西乡县辖14个镇、1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4507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76334 扬河镇 27378 柳树镇 20953 沙河镇 15407 私渡镇 9921 桑园镇 11838 白龙塘镇 15628 古城镇 17725 峡口镇 13469 堰口镇 24964 茶镇 10559 高川镇 14672 两河口镇 14977 五里坝镇 8159 马踪滩乡 11965 钟家沟乡 8786 左溪乡 4796 罗镇乡 5331 司上乡 4724 马家湾乡 5094 三花石乡 7427 子午乡 3083 白勉峡乡 6119 大河乡 4724 河西乡 104
资源
西乡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茶叶基地县、高优高农业示范县、牧草综合开发示范县、瘦肉猪基地和烤烟生产基地县。全县有耕地47万亩,基中水田21万亩;林地266万亩,牧地68万亩,经济林20余万亩。年产粮食15万吨,西镇牛为全国良种黄牛之一。已建成投产茶园5万亩,年产绿茶1000吨,另外银杏、香菇、黑木耳、核桃、樱桃、板栗、生漆、蚕茧、龙须草等林特产品也有一定规模,还产杜仲、天麻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其中,牛肉干、松花蛋久负盛名,贡茶 新秀“午子仙毫”已获国内外十几项大奖,是陕西省名牌产品。
全县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矿种27种,50余处,其中瓦道子石膏矿储量4.7亿吨,为亚洲第一大矿;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总储量达10亿立方米,花岗石“西乡黑”畅销国内外,锰、硫铁、钒、钡钛磁铁、铅锌、砂金、石英、铝土、叶腊石、白云石等矿藏量也很可观。水能资源总储量为26.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5.7万千瓦,已完成全国第三批电气化县建设任务,王子岭、罗镇水电站基本完工,曲江洞水电站前期工作已经开始。另外,汉江库区水面近2亿平方米,午子山史称“汉南胜景”,城西鹿龄寺为伊斯兰教圣地,都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县城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4.8万,是陕西沟通川、渝、鄂的重要商品集散地。阳安铁路和210、316国道穿越县境,公路、电力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目标,程控电话覆盖全县。23个乡镇的政府所在地完成了集镇规划正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教育、科技、广播电视、卫生设施基本齐全,是有识之士投资的理想之地。
西乡县受石泉水库建设影响,经济建设滞后近20年。1994年被国家定为贫困县。“八五”以来,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7亿元,工业总产值5.6亿元,农业总产值2.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312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996元,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目标。
西乡名胜古迹颇多,有层峦苍翠、景色宜人、素有“陕西小华山”之称的午子山和千年古刹午子观,有始建于清康熙末年的伊斯兰教圣地鹿龄寺,有鬼斧神工、幽静典雅的天成美景太白洞等自然景观。近年来,为了适应西部大开发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西乡又相继开发了茶镇湾、枣园湖等景区和樱桃园、茶园等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吸引了西安、汉中、安康等地的大批游客,成为陕南旅游业一个新的亮点。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
概况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总面积3243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汉源镇,距汉中市127千米、距省城西安657千米,邮编:724400。代码:610726。区号:0916。拼音:ningqiang xian。
地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带,地形多呈“v”形构造,最高海拔2103.7米,最低海拔520米,分为谷坝、谷地、低山、中心和高中山五个地貌类型。属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3℃。
行政区划
宁强县辖12个镇、14个乡:汉源镇、高寨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广坪镇、青木川镇、毛坝河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巴山镇、舒家坝乡、庙坝乡、南屏乡、宽川乡、巩家河乡、东皇沟乡、曾家河乡、太阳岭乡、苍社乡、巨亭乡、安乐河乡、禅家岩乡、黄坝驿乡、二郎坝乡。
历史沿革
宁强原名宁羌。古属梁洲,为氐羌据地。唐朝初年在阳平关设三泉县,宋乾德三年直属京师,南宋绍兴三年设大安郡,辖三泉县。明洪武三十年在县城建宁羌卫,后置宁羌州。1935年建立宁羌、阳平关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942年元旦改为宁强县。
2000年,宁强县辖11个镇、2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339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31121 高寨子镇 17971 大安镇 24369 代家坝镇 18774 阳平关镇 25946 燕子砭镇 26830 广坪镇 9880 青木川镇 7260 毛坝河镇 12309 铁锁关镇 13704 胡家坝镇 14793 舒家坝乡 8802 滴水铺乡 5963 庙坝乡 5422 南屏乡 6172 宽川乡 6042 巩家河乡 6763 东皇沟乡 4251 曾家河乡 7160 双河乡 4893 竹坝河乡 3297 太阳岭乡 6600 苍社乡 4426 巨亭乡 3778 安乐河乡 5641 八海乡 4038 关口坝乡 6236 禅家岩乡 5664 黄坝驿乡 4014 茅坪沟乡 3729 二郎坝乡 4218 水田坪乡 3329 
优势资源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物、矿产、水能资源是宁强的三大优势资源。全县林木资源丰富,有树种282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有连香、杜仲等7种。林业用地316万亩,森林覆盖率49.8%,活立木总蓄量达419.8万立方米,有五丁关、红石梁两大林场。已初步形成以杜仲、天麻、西洋参为主的中药材,以木耳、香菇为住的食用菌,以核桃、柿饼为主的干鲜果等七大生产基地。生漆、油桐是宁强的传统项目,历史悠久。“宁强雀舌”、“金牛早”等名优茶叶,享誉海内外。野生动物有18目50科142种,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0种。宁强草场资源丰富,适宜养殖。养牛、养羊、养猪、养禽为主的养殖业已成为县上的优势产业。
宁强地处宁略勉三角地带,成矿条件优越,境内矿藏资源丰富,列汉中市第二位。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1种,矿石量26840万吨,潜在价值达132亿万。其中金属矿藏5种,42个矿点,主要有铁、铜、锰、锌、金等,经初步探明,单黄金储量既有3万多公斤。非金属矿藏占全县矿藏的94%,构成本县矿藏的主体,主要有石棉、磷、硫、重晶石、大理石、花岗石、海泡石、菊花石等。
县境内有嘉陵江、汉水两大水系,蕴藏水能资源17.46万千瓦,已开发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3万千瓦,正在建设中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二郎坝水电工程计划装机5万千瓦,年发电量2亿度。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
概况
略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西缘,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总面积2831平方千米。总人口20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724300。行政区划代码:610727。区号:0916。拼音:lueyang xian。
属北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2℃,年平均降雨量860毫米。
行政区划
略阳县辖11个镇、10个乡:城关镇、接官亭镇、横现河镇、两河口镇、金家河镇、徐家坪镇、白水江镇、硖口驿镇、何家岩镇、乐素河镇、郭镇镇、白石沟乡、马蹄湾乡、西淮坝乡、九中金乡、仙台坝乡、观音寺乡、鱼洞子乡、黑河坝乡、白雀寺乡、史家院乡。
历史沿革
先秦以前属白焉氏族聚居地之东城,自西汉元鼎六(公元前111年),始建沮县。曾用名沮县、兴州,武兴、汉曲、顺政。
西晋以前的略阳郡在今天甘肃天水,东汉末年,大量来自略阳的氐 人南迁到沮县,南北朝时期,在沮县侨置略阳郡。
南北朝时,陇之秦安设有略阳郡。因连年战争,彼地大批氐 人南迁至此,仍旧沿用原郡县称谓。《南齐书》因而载之:“武兴县侨置略阳县。”
宋开禧三年(1206年)改为略阳,“以其用武之地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阳”而得名。
2000年,略阳县辖11个镇、14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0149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47483 接官亭镇 8790 横现河镇 7674 金家河镇 6546 徐家坪镇 10573 白水江镇 5932 两河口镇 5172 硖口驿镇 3872 何家岩镇 5025 乐素河镇 9019 郭镇镇 10899 白石沟乡 7888 药木院乡 5923 马蹄湾乡 4103 西淮坝乡 4432 青泥河乡 4568 九中金乡 5673 仙台坝乡 4117 观音寺乡 4294 鱼洞子乡 5699 黑河坝乡 5261 杨家坝乡 7048 白雀寺乡 5232 中坝子乡 3850 史家院乡 3522 略钢虚拟镇 8903 
资源优势
略阳堪称“富山盛矿”。全县地下矿藏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金、银、镍、铜、铁、铅、锌、锰、硫铁矿、磷矿、滑石等33种,矿体和矿点143处。其中,铁、金、镍、蛇纹石、白云石等矿藏量较大,金矿和镍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带动了县域工矿企业的发展;植物资源丰富,共有265科1150多种。其中,常见的植物药材102科433种,国家挂牌收购的有172种,尤以杜仲、天麻、灵芝、银杏、猪苓、柴胡、枣皮野生和人工栽培居多,杜仲、蚕桑、食用菌分别被列为国家和省、市生产基地,特别是名贵中药材──杜仲,全县地存48万亩,属全国最大基地县。有用材林近75万亩,活立林总储量650万立方米,为大力发展杜仲、蚕茧、木耳、香菇、天麻和林产品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全县工矿企业122个,基本形成了以冶金、化工、电力、黄金、食品、建材和农、林、特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格局。其中,中、省、市工矿企业9个,属陕西省钢铁、化肥、电力工业和黄金生产基地之一。有略阳钢铁厂、汉钢杨家坝铁矿、略阳发电厂、宝嘉磷化工集团略阳分厂、略阳磷化工总厂、何家岩磷矿、煎茶岭镍金矿、张家山金矿、铧厂沟金矿等中、省、市企业以及股份合作制企业。主要工业产品有生铁、钢材、磷肥、黄金、普通水泥、低热微膨胀水泥、铸铁管、铸石托辊、石棉瓦、硫铁矿、硫酸、服装、杜仲胶、杜仲油、食品等。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88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4390万元。
县城南3.5公里,有被誉为“小碑林”之称的灵岩寺。该寺倚天然溶洞而建,洞临嘉陵江而立。人文景观融合自然景观为一体。寺内楼台错落、红框飞檐、绚丽多彩。现存有碑、碣和摩崖石刻130多通,其中宋代以前的就有25通,著名的东汉《甫阝阁颂》和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交通规则“仪制令”以及新开发的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王富沟溶洞、张岩沟风景旅游区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
概况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北纬32°8′54〞-32°50′42〞,东径107°25′30〞-108°16′42〞。东邻紫阳、汉阴两县,南靠四川省万源市、通江县,西北与西乡县接壤。东西长80.45千米,南北宽77.45千米,总面积3437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泾洋镇,邮编:723600。行政区划代码:610728。区号:0916。拼音:zhenba xian。
巴山主脊东西横亘,构成南北两个地理单元,分属嘉陵江和汉江两大水系。地形以中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231米,年降水量1250-1350毫米。
行政区划
镇巴县辖11个镇、13个乡:泾洋镇、渔度镇、盐场镇、观音镇、巴庙镇、兴隆镇、长岭镇、三元镇、简池镇、碾子镇、小洋镇、青水乡、永乐乡、陈家滩乡、杨家河乡、赤南乡、巴山乡、大池乡、田坝乡、麻柳滩乡、平安乡、仁村乡、黎坝乡、三溪乡。
历史沿革
2000年,镇巴县辖10个镇、1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5152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泾洋镇 24129 渔度镇 13237 盐场镇 15230 观音镇 12065 巴庙镇 18163 兴隆镇 11924 长岭镇 12904 三元镇 8197 简池镇 6202 碾子镇 10821 小洋乡 6894 高桥乡 4005 陈家滩乡 5163 杨家河乡 6152 赤南乡 12814 巴山乡 10262 白河乡 4339 田坝乡 7536 麻柳滩乡 6009 平安乡 9456 仁村乡 6744 黎坝乡 7531 红鱼乡 2926 三溪乡 5892 大池乡 4971 永乐乡 6906 青水乡 6575 凉桥乡 4475

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
概况
佛坪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东北部。总面积1279平方千米。总人口3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袁家庄镇,邮编:723400。行政区划代码:610730。区号:0916。拼音:foping xian。
行政区划佛坪县辖2个镇、7个乡:袁家庄镇、陈家坝镇、长角坝乡、西岔河乡、十亩地乡、大河坝乡、石墩河乡、栗子坝乡、岳坝乡。境内有: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
历史沿革
2000年,佛坪县辖2个镇、9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369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袁家庄镇 7020 陈家坝镇 3912 龙草坪乡 1758 长角坝乡 2349 东岳殿乡 3204 西岔河乡 3999 十亩地乡 1963 大河坝乡 3702 石墩河乡 1986 栗子坝乡 2019 岳坝乡 1783
自然特征
1、过渡性:
在气候上,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带,秦岭山脉的屏障作用和不同海拔的山体,使光、热、水的分布有着明显的水平区域性和垂直带状的差异,总的趋势是气候温凉,日照偏低。佛坪县属暖温带气候,有显著的山地森林小区气候特征,成为特殊的亚热带北垣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年平均气温6-14°c,无霜期220天左右,降水量940毫米。
2、多样性:
土壤由于地势多变,生物种类繁多,气候差异较大,成土条件复杂,呈现出土壤类型的多样性。据查共有5个土类,15个亚类,27个土属,其中黄棕壤和棕壤面积占总土壤面积的91.94%。境内林业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能源都十分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76.98%(不含灌木林)林地面积170万亩。佛坪素有“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之称,已发现野生脊椎动物433种,其中;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金钱豹、华南虎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39种;有野生高等植物5门180科近2000种。区内自然生态保护完整,是避署、旅游、探险、狩猎基地。已探明黄金、石墨、大理石、云母、石材等矿藏资源20余种,这里既有大理岩、白玉岩、石墨等沉积矿,又有铁、金等风化残积矿。全县有大小河溪240余条,水能理论蕴藏量10.4万千瓦,可开发5.1万千瓦。
3、区域差异性:
综合各种自然条件的分布状况,佛坪县地理环境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最高海拔2904米,最低海拔515米,县城海拔840米。按地形可以划分为不同的4个自然区,即低山河谷、低山谷坡、中山沟谷、中山陡坡。四个区域在自然地貌、土壤资源特点、土地利用线装和改造利用方面也有显著差别。在农业区划中,为了便于农林牧生产,把全县由北而南归并为北部中山林特牧药自然保护区、中部低山林特工牧区、东南部河谷粮牧林副区。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
【位置面积】
洋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靠巴山,东接佛坪、石泉县,南邻西乡县,西毗城固县,北界留坝、太白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1′~108°33′,北纬33°02′~33°43′之间,东西宽约56公里,南北长约76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其中,西汉高速、108国道,阳安铁路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四通八达,开发前景广阔,古为“汉上明珠”,今称“朱鹮故乡。”是黑米的原产地, 洋县辖16个镇、10个乡:洋州镇、戚氏镇、贯溪镇、龙亭镇、谢村镇、马畅镇、胥水镇、溢水镇、磨子桥镇、黄家营镇、黄安镇、黄金峡镇、槐树关镇、金水镇、华阳镇、茅坪镇、白石乡、长溪乡、四郎乡、关帝乡、窑坪乡、草庙乡、石关乡、秧田乡、桑溪乡、八里关乡。
【地形地貌】
洋县东部为秦岭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和巴山向东北斜落的山麓交汇处;中部汉江自西入县境,汇南北22条支流横贯其中,切割而下,形成90余里黄金峡;北部山地为东西走向,是我国巨型纬向构造带的一部分,属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以来的仰斜断块构造,在新生代强烈褶皱块断作用和第四纪古冰川作用及现代流水切割作用下,形成东、南、北三面环山,一面迎川。全境地势北、东部山坡高陡,中、西部川道低平,南部浅山丘陵地带低缓。根据地貌分为:中西平川区,占6.7%,一般海拔高度在500米左右;东、南、北山地区,占72.2%,一般海拔在950米以上;南、北丘陵区,占21.1%,一般海拔在550—840米之间。境内最高点华阳昏人坪梁,海拔3071米;最低点黄金峡的白沙渡,海拔389.7米。
【县城】
洋县县城位于洋州镇内,属县委(驻地:县城文明西路)、县人民政府(驻地:县城卫生街)机构所在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县城距陕西省会西安市317公里,距汉中市56公里,海拔476米。2003年底,城区总人口约5.4万人,县城面积8.3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1.2%。
【河流】
洋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汉江、湑水河、溢水河、灙水河、酉水河、金水河、子午河、沙河、东沙河和桃溪河10条河流。其中,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境内流长84公里,天然落差84.5米,流域面积3200平方公里.
【气候】
洋县属北亚热带内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球,气候温和湿润.2002年全县气候总的特征是:温度高、降水少、日照 充足.气候概况是:年平均气温15.2℃,较历年平均值偏少0.8℃,年降水量682.3mm,较历年平均值偏少20%,日照2010.6小时,较历年平均值偏多15%,年极端最高气温38.2℃,出现在7月,极端最低气温-6.8℃,出现在12月.
2002年气候变化最大的是6月8日—9日的特大暴雨。全县累计降雨量达69mm以上,其中秧田、金水等暴雨中心地区累计降雨量达269mm,境内江河水暴涨,沟溪山洪暴发,塘库爆满洪溢。汉江、湑水、溢水、灙水、酉水、金水河等主要河流均出现近年来最大洪峰流量。金水河9日凌晨2:30—4:30洪峰流量达4400m 3/s,下泄水头高达6m,为历史罕见。
2003年气候特征是:气温高,降水丰富,日照偏少.气候概况是:年平均气温14.7℃,较常年偏高0.3℃,年降水量935.3mm,较常年偏多11%,日照1543.8小时,较常年偏少12%,年极端最高气温37.0℃,出现在7月31日,最低气温-6.3℃,出现在1月6日。
全年出现暴雨3次,分别是:8月29日,降水量59.4mm,9月6日,降水量61mm,9月19日,降水量65.5mm。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02年底,洋县土地总面积4796297.3亩,其中农用地 4413671.4亩,占总面积的92.02%;建设用地 146878.6亩,占总面积的3.06%;未利用地 235747.3亩,占总面积的4.92%。农用地中耕地621671.8亩,占14.09%;园地7676.4亩,占1.08;林地3505931.6亩,占79.43%;牧草地139797.9亩,占3.17%;其它农用地98593.7亩,占2.23%。建设用地中交通运输用地11925.6亩,占8.12%;水利设施用地18094.1亩,占 12.32%;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116858.9亩,占 79.56%。
2003年比2002年,灌溉水田减少了685.2亩,望天田和旱地减少了19357.1亩,耕地面积共减少了20042.6亩,园地面积减少了455.3亩,林地面积增加了23836.2亩,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减少了260多亩,年末农用地总面积4416741.6亩,比上年增加了3070.2亩;建设用地147375.7亩,增加了497.1亩;未利用地232180亩,减少了3567.3亩。
【水资源】
洋县有江河面积2675亩,塘库面积10653亩。地表水年径流量13.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4.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36.44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5万千瓦。
【矿产资源】
洋县矿产资源较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16种。钒钛磁铁矿总储量4507.3万吨,膨润土5711.6万吨,石墨1000万吨,石英100万吨,石膏2815.7吨,石灰石90亿吨,粘土2503.3万吨,沙金约282公斤,还有铜矿、硫铁矿、矽线石、长石、稀土、电气石、熔炼水晶、花岗石、大理石等。
【植物资源】
洋县境内植物品种繁多。有铁杉、冷杉、红豆杉、银杏、香樟等乔木树种72科152属321种,活立木蓄积量1689.5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929万立方米,年生长量约36.8万立方米。有天麻、杜仲、厚朴、枣皮、黄姜、绞股蓝等中药材469种,其中2002年发展中药材8.2万亩,2003年发展中药材4.4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其次有玉米、黄豆、蚕豆、高粱、大麦、芝麻、花生和薯类等。
【野生动物资源】
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兽类20多种,鸟类30余种,两栖爬行动物10多种,鱼类15种,昆虫类30余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朱鹮(红鹤)、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扭角羚)、金钱豹、白冠长尾雉等6种。尤以世界珍禽—朱鹮,闻名全球。1981年5月曾在本县四郎乡金家河、八里关乡姚家沟首次发现,当时仅7只,止2003年底,朱鹮种群数已超过400只。二级保护动物11种,有:狗熊(黑熊)、鬣羚(苏门羚、明鬃羊)、猕猴、岩羊(石羊)、灵猫(大灵猫、九节狸)、水獭、大鲵(娃娃鱼)、锦鸡(金鸡)、红腹角雉(野鸡)、长耳鸮(猫头鹰)、雀鹰(鹞)。
【旅游资源】
洋县地处汉江之滨,青山碧水,风景秀丽。境内可开发的旅游项目繁多,现已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有:世界珍禽朱鹮生态园浏览区,古柏环绕的龙亭蔡伦墓祠和蔡伦纸文化博物馆,金碧辉煌的智果寺藏经楼,松青竹茂、四季如春的石关青武山(青山观浏览区),群峰竞秀、层峦叠翠的华阳森林公园(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古朴雄伟、结构精美的开明寺塔。傥滨公园正在筹建之中,还有风光旖旎的两角山、金鸡山,“宫殿锁烟霞,流泉万壑幽”的丰都山,“雷向江中驱乱石,水从天上倒狂澜”的黄金峡奇观等待开发的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和自然风光旅游项目。
【地方特产】
黑米,洋县种植黑稻米,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自西汉汉武帝时代开始,直到清朝末年,洋县黑米均是向帝王进献的贡米。 洋县黑米色泽乌黑,内质色白,煮成粥为深棕色,味道浓香,营养价值甚高。据1981年陕西省粮油检测站化验分析:黑米含蛋白质8.5%,比普通大米高1.7%;含赖氨酸等8种氨基酸,比普通大米高15%。另据商业部有关部门化验分析:黑米每百克内含维生素b10.21mg,b20.16mg,含脂肪2.8%,另外含磷、钙、铁、锌等无机成分也比较高。
【历史沿革】
洋县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在这里定居.古属梁、雍之域.晋以前为城固县辖地.西晋泰始三年(267),始在境内置兴道县、黄金县。 其后,时局多变,郡县频设。唐乾元元 年(758)起为洋州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三年(1370)改洋州为洋县。中华民国2年(1913),县地属汉中道,17年(1928)撤道,行省、县制,洋县录属陕西省政府。1931年8月,成立了中共洋县地下县委,机关驻地在洋县中学。1949年12月4日,中共洋县地下党组织紧密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五十七师由安康西进部队,胜利解放洋县,14日,宣告中共洋县委员会、洋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直至1961年9月,县域前后共有七次变动,之后迄今,县域再无变更。自解放以来,一直是汉中市(地区)的属县。
【行政区划】
2002年4月,县委、县政府决定撤销本县阳河、铁河、坪堵等6个乡,将全县32个乡镇合并为26个乡镇。至2003年末,本县辖16镇,10乡,366个行政村,2496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委员会。26个乡镇(按经度排列)是:洋州镇、戚氏镇、贯溪镇、龙亭镇、谢村镇、湑水镇、溢水镇、马畅镇、磨子桥镇、黄安镇、黄家营镇、黄金峡镇、草庙乡、槐树关镇、金水镇、茅坪镇、华阳镇、桑溪乡、白石乡、四郎乡、关帝乡、窑坪乡、石关乡、秧田乡、八里关乡、长溪乡。
【人 口】
2002年底,全县总户数123043户,总人口4400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382人。总人口中男236444人,占总人口的53.73%;女203639人,占总人口的46.27%。男女之比116.11:100。全年出生人口3884人、死亡人口297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29‰。
2003年,全县总户数133260户,总人口439746人,其中非农人口66607人。总人口中男234971人。占总人口的53.43%;女204775人,占总人口的46.57%,男女之比为114.75:100。全年出生人口4030人,死亡人口299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洋县气象局是国家事业单位,集业务、服务、管理于一体,承担洋县气候监测、预报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防雷安全管理职能。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令社会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为地方政府领导提供防灾减灾决 策服务,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发展气象科技信息服务,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进入九十年代,业务现代化建设迅速。如今,单位建成局域网,开通了电信adsl和移动光纤宽带,气象数据采集实现自动化,气象观测的编、发报和统计报表全部电脑化,办公实现无纸化;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站,气象资料接收、处理完全自动化.一个颇具现代化的“气象防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已经建成1.84‰。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
勉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垣巴山,居川、陕、甘要冲。全县辖30个乡镇,372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总面积2406平方公里。勉县辖17个镇、8个乡:勉阳镇、武侯镇、周家山镇、同沟寺镇、黄沙镇、新街子镇、老道寺镇、褒城镇、长林镇、金泉镇、定军山镇、温泉镇、元墩镇、阜川镇、新铺镇、青羊驿镇、茶店镇、二道河乡、镇川乡、小河庙乡、漆树坝乡、土关铺乡、小砭河乡、长沟河乡、张家河乡。

勉县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发展潜力。这里生物资源独特,气候温暖湿润,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渠网蛛织,土地肥活,物产丰饶。境内盆地珠串,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达 58%,自然风光旖旎, 生态环境良好,素有“西北小江南”、“陕西后花园”之美誉。这里矿产资源贮量大、品位高,位于“勉略宁”金三角,被地质学家李四光誉为亚洲的“乌拉尔”。现为全省全市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和化工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全县人民争乘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风,自力更生,开拓进取,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农业基础进一少稳固、农村经济更加活路;全县工业初步形造板、化工、有线电视电览、金属冶炼、建材、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阳安铁路、108 国道横绩全境,地方道咯四通八达,电力充裕、通讯便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旅游开发方兴未艾。现已形成“三国”蜀汉文化为特色的定军山、武侯墓、武侯祠、温泉“四点一线”的旅游黄金线路。随着境内汉中飞机场、西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航通车,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目前,全县人民下心崭新精神风貌,按照“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描绘的蓝图,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前时,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兴县点略,为把勉县建设成为经济昌盛、环境优美、社会文明、旅游文化大县进行不懈努力。
县内生物矿产资源丰富,比较优势明显。勉县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带,气候温润,雨量充沛,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全境,渠网珠织,物产丰饶。境内有常见树种54科140种,其中有旱莲、银杏等国家保护树种10余种。中药材1611种,尤以天麻、杜仲、猪苓产量最大、品质最佳。茶叶、木耳、核桃、桐油等土特产品初具规模。现为省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水保生态治理重点县、全省药源基地建设重点县。境内已探明的金、铜、铁、磷、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大理石等金属非金属矿藏有23种,是省市重要的冶金、化工工业基地和石材加工业基地。
旅游资源独特,人文自然相宜。境内共有文物古迹景点330多处,其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武侯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马超墓祠,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阳平关遗址、诸葛亮读书台、刘备称汉中王设坛处、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万寿塔、张鲁女墓、南宋禁盐摩崖、云雾寺、皇姑坟等十二处。定军山、古阳平关、天荡山等三国遗迹驰名中外。城东南凤凰山的天然温泉为全国少有的高热医疗矿泉水,被誉为“陕南第一汤”,沐浴者络绎不绝。悠久的历史,渊源流长的古代文化,给勉县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现为全省对外开放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定军山及武侯墓风景区为全省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名优特产:
1、优质稻米: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曾断言世界上最适宜水稻种植的地方在陕西南部。勉县地处汉中盆地最西端,是生产绿色食品a级甚至aa级的理想场所,生产优质、绿色稻米条件得天独厚。
  近年来,县上坚持提高品质与保持总产稳定相结合;发展高档优质米与中档米相结合;发展优质常规稻与优质杂交稻相结合;发展基地与发展龙头企业相结全,立足当地现实,显示地方特色,培育优势产业,先后引进筛选了一批丰产好,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符合国家优质米标准的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建立了无公害生产基地1.7万亩,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力地促进了优质米产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长足发展。
2、定军茗眉:
勉县是著名的古战场,也是著名的茶乡,以“定军茗眉”为代表的“定军牌”系列名茶,带着醉人的馨香,走出秦岭,扬名天下。成其是80年代以来,勉县历届县委政政府把茶叶产业化列为农业发展项目的重中之重,在汉江源头海拔800-1380米的古战场定军山域建立了无污染的良种生态茶园,茶区常年雾气潦绕,气候湿润,漫射光,短日照,土壤肥沃,微酸,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茶叶品质。
  “定军茗眉”以其“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茶叶完整”曾多次获奖,先后荣获中国西部名优茶评比第一、“陆羽杯”奖、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陕西名优茶金奖、汉中市优质产品奖,96年被中央办公厅选为国宴用茶。
3、中药材:
勉县素有“天然药库”的美誉。国家公布的34种珍稀中药材,勉县出产17种。境内天麻、猪苓、西洋参、杜仲、附子、元胡等名贵中药材分布广、数量大、质量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离母、鬼督邮等,为名贵的传统中药,属兰科多年共生草本植物,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天麻药用部分为地下块茎。无叶无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靠同化浸入其体内的一些真菌获得生长营养,其生长、繁育的奥秘一直没有破译,因而千百年来药用天麻只能靠野生,数量极其有限。勉县作为全国天麻人工繁育、栽培技术发源地,有天麻生长的良好环境,有发展天麻的丰富资源,有悠久的种植传统,有成熟的技术,发展天麻天时地利人和。近几年县上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天麻生产,已使其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
历史文化
勉县是三国时魏、蜀相争的战略要地,《三国志》中的故事,如空城计、木牛流马,都发生在这里。勉县城南,越过汉江大桥,前面有12个并列的山峰,就是定军山。诸葛亮当年在这里驻军镇守,并大败魏军,所以得名定军山。京戏《定军山》描述了蜀、魏在这里相争的故事。魏将夏侯渊镇守定军山,蜀军前来进攻,蜀将程芝被夏侯渊擒获,而魏将夏侯尚被老将黄忠所获。夏侯渊闻知侄儿被俘之后,焦急异常,后听人献计,派兵送信给黄忠,约定次日走马换将。当时黄忠苦于破敌之策,看了书信计上心来。遂告诉前来下书的旗牌官:“修书不及,照书行事。”翌日,两军阵前交换战俘时,黄忠提出先放程芝,后放夏侯尚,夏侯渊照办。就在释放夏侯尚时,黄忠却用“百步穿杨”的箭法,将其射死,随即撤兵。夏侯渊大怒,率兵追赶,结果中了黄忠缓兵之计,死于黄忠刀下。
武侯墓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陵墓,位于勉县城南四公里的定军山古战场脚下,公元234年,诸葛亮病卒于五丈原军中,蜀汉朝廷按其遗命安葬于此。
墓高5米,方圆60米,四周围砌以八卦形花墙。墓前竖碑一块,上刻“诸葛亮武侯之墓”,墓后有“护墓双桂”,高达19米,胸围1米左右,树冠如盖,浓荫蔽冢,清雅宜人。墓区面积2.3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60余间,汉桂2株,汉柏22棵。大殿正中神龛上诸葛亮塑象庄重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书童侍立左右,龛下张苞,关兴分立两旁。殿后墓冢高6米,周长60米,呈汉代覆斗式,庙内文物荟萃,匾联层层,碑碣林立,或颂武侯高风亮节,或赞诸葛敏睿才智,墙上丹青绘着诸葛亮当年的故事。武侯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文物旅游胜地。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国际旅行社网站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加QQ361040607即时清除!
------分隔线----------------------------
更多

旅游问答

主题游
陕西亲子游
陕西自驾游
陕西自助游
陕西春游
陕西赏花
陕西游轮
陕西出境
陕西极限游
网站导航
陕西新闻
天气预报
陕西地图
旅游攻略
旅游问答
民族风情
陕西旅游
旅游景点
陕西租车
旅游团购
关于我们
旅游网站大全
云南旅游
丽江旅游
西双版纳旅游
普洱茶旅游
云南特产旅游
昆明旅游
丽江旅游
大理旅游
楚雄旅游
香格里拉旅游
泸沽湖旅游
玉溪旅游
罗平旅游
北京旅游
深圳旅游
黑龙江旅游
内蒙古旅游
西藏旅游
浙江旅游
濮阳旅游
腾冲旅游
重庆旅游
上海旅游
天津旅游
香港旅游
台湾旅游
安徽旅游
福建旅游
甘肃旅游
广西旅游
贵州旅游
海南旅游
河北旅游
河南旅游
湖北旅游
吉林旅游
江苏旅游
湖南旅游
宁夏旅游
辽宁旅游
江西旅游
青海旅游
山东旅游
山西旅游
四川旅游
陕西旅游
新疆旅游
陕西旅游团购
陕西旅游团购
陕西旅游_陕西旅行社_陕西旅游攻略_陕西旅游团购_陕西地图全图_陕西租车_天气预报_陕西国际旅行社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媒体联盟